2016-04-20來源:本站采編
4月13日至14日,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率領學校14個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奔赴對口幫扶的阿壩州馬爾康市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去年12月,全省75所公辦高校確定對口幫扶88個貧困縣。為切實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省委教育工委加強統籌推進,將高校干部駐村幫扶工作確定為年度重點工作,納入今年春季開學檢查內容,隨機抽查落實情況;納入年度高校績效綜合考評指標體系,通過量化考評、實地查看、走訪群眾等方式,考核評價高校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際成效。
各高校充分發揮各自特色,扎實推進教育扶貧、智力扶貧、人才扶貧和科技扶貧,取得初步成效。
因校制宜發揮專業優勢
兩天工作座談和調研走訪后,西南交通大學的精準扶貧全方位動起來:學生工作處將積極探索,在馬爾康建立研究生掛職鍛煉基地;招生就業處將靈活運用農村
學生單獨招生、自主招生等政策,加大對馬爾康貧困家庭高中畢業生的支持力度;產業公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等將加強馬爾康鄉村道路規劃建設、危橋檢測和道路提升改造,逐步實現村村通、路路通。
和西南交通大學一樣,我省其他高校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多種形式幫扶貧困縣。
四川大學利用人才優勢,多方面幫扶涼山州甘洛縣。組織團隊協助當地彝家新寨建設工作,以“飛檐翹脊勾瓦口、雕窗刻柱繪圖案、一池多改留鍋莊、整村推進興產業”為總體原則,形成了《彝家新寨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設計》。該成果為5個村爭取到專項建設資金730萬元。
成都中醫藥大學發揮學校專業優勢,為甘孜州得榮縣和涼山州鹽源縣醫院、衛生所捐贈各種醫療設備、藥品和院內制劑,幫助地方更好開展診療業務。同時組織專家團隊、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當地調研,幫助制定產業規劃,提供決策咨詢。
成都理工大學則依托電子商務專業組建電子商務平臺,指導宜賓市高縣慶符鎮建立了村級淘寶平臺,其農產品銷售半徑擴大。
四川農業大學對口扶貧廣安市前鋒區和涼山州雷波縣,為當地搭建了以“農業科技110”“農業科技網”為主的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免費為廣大農戶和基層農技人員提供信息服務。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接聽咨詢電話2萬人次,網絡聯系4萬人次,700余人次專家作了咨詢服務,較好地解決了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的次,700余人次專家作了咨詢服務,較好地解決了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扶志”的基礎上“扶智”
今年1月,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前往廣元市青川縣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時發現,許多貧困家庭的青年由于沒有技術特長,只能從事技術含量低、收入沒保障的工作。于是,該校探索在通信技術培訓領域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4月8日,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精準扶貧項目——裝維施工崗前培訓班正式開班,32名學員全部來自青川縣的貧困家庭。“我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自己不花一分錢,還能學到技術。”學員王攀參與積極性頗高。
四川大學充分發揮“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的教育優勢,對涼山州甘洛縣52名縣處級和科級干部開展培訓。同時,與當地簽訂合作意向書,從多方面對干部人才培訓工作進行合作和幫扶。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抓小事、講實干,派出種植養殖專家到萬源市實地調研,對當地創業發展進行全面科學規劃。該學院舉辦2期農業技術培訓班,對當地群眾遇到的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圍繞“農技與增收”等主題提升村民的致富意識和能力。
由于條件有限,普格中學新課改推進乏力。針對這一情況,四川師范大學教師培訓學院院長李志全說,四川師大將會盡力把普格中學老師納入“國培計劃”,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特點開展專門的課改培訓和指導。
相關資訊